护理学-精神病1

发布时间:2018-12-17 作者:吉林大学自考招生信息网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  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
hallucination幻觉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orientation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
insight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在临床上一般以精神症状消失,并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是病态的,即为自知力恢复。
delirium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
amnestic syndrome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s 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表现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是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种疾病。
失眠症(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sleep onset)和维持(sleep maintenance)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既往称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泛指以两性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别,但常有深厚的时代色彩。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性身份障碍,主要指易性症(transsexualism),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起病,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autism)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预后差。
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主要临床表现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Delusion:错觉,指对客观事情的歪曲的知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mood disorder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病人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而终止亦迅速。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的鉴别发生与发展常经历一个疾病过程,健康与疾病两个阶段明显不同;而人格障碍则是自幼人格发展的偏离常态,没有正常与异常的明显分界。人格障碍不是神经症发生的必备条件,如神经症症状继发于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可以下两个诊断。
医患关系原则:①相信医患之间可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可以交流、沟通的;②不以医生本人的价值取向评判患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③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④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助;⑤理解医患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医生应根据情况适时做出调整;⑥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沟通重要性与技巧是良好的医学实践的基石。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的沟通是诊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②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③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④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⑤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改进卫生服务的质量.它包括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鼓励患者表达。
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共同的临床特征:(1)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2) 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3)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4)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诊断躯体疾病精神障碍依据:(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并且已有文献报导这种躯体疾病可引起精神障碍;(2)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系该躯体疾病导致,如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在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和程度上的密切关系。但有时精神症状较躯体疾病早出现,如抑郁症状可发生于诊断胰腺癌之前;(3)精神障碍的表现不典型,难于构成典型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如患者在老年时才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或抑郁伴不常见的症状,如幻嗅或幻触等。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1.偏执型(paranoid type)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2.紧张型(catatonic type)  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3.青春型(hebephrenic type)  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思维破裂,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4.单纯型(simplex type)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常不引起重视。5.“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 type)指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但又不符合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的诊断标准。6.残留型(residual  type)过去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至少2年一直未完全缓解。目前病情虽有好转,但残留个别阳性症状或个别阴性症状,称之为残留型。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ost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指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而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残留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多见。
精神分裂症经典分型I临床表现以妄想,幻觉阳性症状为主;II型精神分裂症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阴性症状为主,混合型精神分裂症包括不符合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的标准或同时符合的患者。
精神分裂症与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鉴别  不少脑器质性病变的疾病也可产生生动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但往往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幻觉多为恐怖性幻视。有确凿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是,精神症状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躯体疾病的恶化而加重,躯体疾病的改善会带来精神症状的好转。
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的鉴别,其鉴别要点为:1)精神分裂症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其情感症状并非是原发症状,而是以思维障碍和情感淡漠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常表现言语紊乱、思维不连贯、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急性躁狂可表现为易激惹,精神病性症状,亦可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是在情感症状的背景中出现,若患者过去有类似的发作而缓解良好,或用情绪稳定剂治疗有效,应考虑为躁狂发作。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有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缺陷;而心境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等均可有助于鉴别。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鉴别  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可表现出神经症的某些表现。如有部分患者会在疾病初期或疾病进展中出现强迫症的症状。与神经症患者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待自己的种种不适缺乏痛苦感,也缺乏求治的强烈愿望。有些貌似“神经衰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动机不足、意志减退。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内容荒谬离奇,且“反强迫”意愿并不强烈。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区分这两类精神障碍。
 
神经症与心境障碍的鉴别,尤其是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焦虑、强迫以及其它神经症的症状。此时的鉴别要点是心境障碍患者以抑郁(或躁狂)为主要临床相,其它症状大多继发于抑郁(或躁狂),而且情感症状程度严重,社会功能受损明显;而神经症的患者虽然也可有抑郁情绪,但大多程度轻,持续时间较短,不是主要临床相,多继发于心因或其它神经症症状。
神经症与应激相关障碍鉴别  神经症性症状的发生与发展常常不完全取决于精神应激的强度,而与患者的素质和人格特征有关。起病与生活事件之间不一定有明显关联,因而其致病因素常不为患者所意识到,病程常迁延或反复发作。而应激相关障碍的致病因素常为重大的生活事件,症状则是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直接反应,患者常能意识到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与事件有关,病程多短暂,少有反复发作
神经症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  器质性精神障碍均可以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和恢复期。但它们有几个特点是神经症所不具备的:①生物源性的病因。②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③有精神病性症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抑郁发作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并且心理治疗应贯穿治疗的始终。1.药物治疗。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①.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胺、西酞普兰。② 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③ 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米氮平是代表药。④ 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及多塞平、马普替林等。⑤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代表药物有吗氯贝胺。⑥其他抗抑郁药:安非他酮、瑞波西汀、曲唑酮、噻奈普汀等均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2)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则:①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特点、年龄、躯体情况、药物耐受性、有无合并症等,做到个体化合理用药。②用药剂量逐步递增,提高服药依从性;停药应逐渐减量,避免出现“撤药综合症”。③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逐渐增至足量和足疗程(>4-6周)④如仍无效,可考虑换用同类另一种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Is需2周;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⑤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换药无效时可考虑两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但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⑥治疗前向患者和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倡导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⑧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的可能,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同时作用于5-TH和NE的抗抑郁药应慎用,其他抗抑郁药物要与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
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2.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有自知力,主动求治。4.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其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睡眠障碍通常分为哪几类
1)睡眠发动与维持困难(失眠)2)白天过度睡眠(嗜睡)3)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4)睡眠中的异常活动与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
谵妄的临床特征1)意识障碍,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昼轻夜重。2)定向障碍: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严重者出现人物定向障碍3)记忆障碍: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好转后患者对谵妄时的表现或发生的事大都遗忘。4)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5)感知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错觉和幻觉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
有哪些原因导致谵妄发生?感染、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颅内损伤、手术后的状态、药物
有利于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有哪些起病年龄较晚,急性起病,明显的情感症状,(人格正常,病前社交与适应能力良好,病情发作与心因关系密切。
神经性厌食临床特征是什么1)有害怕发胖的心理,多数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过胖。2)有有意节食的行为,过分限制饮食,有些病人利用运动、呕吐、导泻等手段减轻体重3)躯体症状:体重迅速下降,可伴有内分泌紊乱4)情绪症状: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
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Korsakoff综合征是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病人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
木僵分类。严重的木僵,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持续很长时间。轻度木僵,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木僵可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和器质性木僵。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1)人格障碍开始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至终生。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不具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2)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3)人格显著偏离正常,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行为常常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的驱使,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制力差。4)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异常,但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5)多数人格障碍者对自身人格缺陷常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经常碰壁、冲突不断,但屡犯同样的错误,以致害人害己。6)人格障碍者一般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7)各种治疗手段对人格障碍效果欠佳,医疗措施难以奏效,再教育效果亦有限。
何谓Bleuler的4A症状?Bleuler在描述精神分裂症症状时,重视横断面上的精神症状的特征,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发障碍在于各种精神活动整合过程的障碍他把下述4项症状列为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①联想障碍(Association);②情感障碍(Affective);③矛盾意向(Ambivalence);④内向性(Autism)而将妄想、幻觉、紧张症等列为精神分裂症的附加症状。
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具有研究经省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的核心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一些人格适应不良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几类神经递质
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②抑制性:γ氨基丁酸,甘氨酸③单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④嘌呤类腺苷⑤神经肽:内源性阿片(脑啡肽)⑥P物质,乙酰胆碱 组织胺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等行为表现出来称为-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且物理影响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被洞悉感,或称内心被揭露对诊断精神分裂有重要意义。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的功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已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观念的能力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是意志的基础,情感活动为意志行为的动力或阻碍。
意识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感知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①错觉②幻觉:幻视,幻听【评论性,议论性,命令性】,视,嗅,味,触,内脏性幻觉
幻觉:幻觉是临床上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性症状,常与妄想症并存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真性,假性的区分)
功能性和反射性幻觉区分
感知觉综合障碍:①视觉变形障碍②空间知觉障碍③时间感知综合障碍④非真实感
妄想:根据起源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根据妄想的结构分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妄想
记忆障碍分为记忆增强,记忆减弱,遗忘,错构和虚构
遗忘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见于癔症)
假性痴呆包括刚赛综合症,童样痴呆和抑郁性假性痴呆
情感淡漠可见于单纯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思维障碍 正常思维:目的性,逻辑性,连贯性,实践性。
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奔逸,多见于躁狂②思维迟缓③思维贫乏④思维破裂,精神分裂症⑤思维傲慢⑥病理性赘述⑦思维中断⑧思维插入和强制性就⑨思维化声⑩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精分重要症状)11.象征性思维12.词语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14.强迫观念和强迫性思维强迫性回忆穷思竭虑对立思维怀疑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①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但是患者坚信不疑②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利害相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内容因文化和个人经历有差异,时代色彩
妄想定义
临床妄想按内容归类:①被害妄想②关系妄想③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④夸大妄想⑤罪恶妄想⑥疑病妄想⑦钟情妄想⑧嫉妒妄想⑨被洞悉感
情感障碍 三种表现形式:1.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高涨,低落,焦虑,恐惧(对待特定事物的恐惧感是恐惧症的主要症状)2.情感波动性改变,情感不稳,情感淡漠,易激惹性。3.情感协调性改变:情感倒错,情感幼稚
意志障碍:增强,减弱,缺乏犹豫不决
动作和行为障碍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郁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
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型抑郁: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
.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
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移。
临床表现①感知觉障碍:幻听(最常见)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争论性,评论性,或命令性,幻听常指向精分症。②;思维障碍:是核心症状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被动体验思维形式与过程障碍(主观性判断)③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协调性改变为重要特征。④意志行为障碍⑤定向记忆,智能与自制力
临床分型①单纯性,多见青少年病情缓慢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孤僻利群情感日益淡漠②青春型: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③紧张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表现,紧张性兴奋和木僵交替出现,以木僵为多见。④偏执型: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
药物治疗原则: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原则,小剂量逐渐?有效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
分类:1.躁狂症:典型症状 情感症状,情感高涨(基本症状)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三高”夸大观念及妄想。睡眠需求减少2抑郁发作:情感低落,思维缓慢,意志活动减退“三低”核心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自责自罪,焦虑3双相障碍:临床特点为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的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宽低落,最经典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2症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4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恐惧症:原称恐惧性神经症,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景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映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然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分类:①广场恐惧症(最常见)②社交恐惧症③特定恐惧症(单纯恐惧)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见性又称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焦虑十分明显,患者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发作后常迅速终止。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续焦虑,不局限于特定的外部环境 临床表现
强迫障碍OCD:基本特征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相。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①强迫思维②强迫性穷思竭虑③强迫怀疑④强迫联想⑤强迫回忆⑥强迫意向2强迫性动作和行为:①强迫检查②强迫洗涤③强迫性仪式动作④强迫询问,回避行为(最突出症状)
癔症:明显的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后用于易感受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分离性障碍:特点是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方面的正常整合。
临床表现:①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遗忘,漫游木僵出神和附体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 syndrome):即遗忘综合征。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柯萨可夫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木僵(stupor)  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线客服

关闭